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三百八十五章 风云乍起(第二更,求花花)

第三百八十五章 风云乍起(第二更,求花花)(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笑着摸摸自己的前胸上的一道伤疤,心里顿生感慨。30年,十二道伤疤,成就了今天的财富与地位,他要感谢这片大海,所以在这一刻,他决定这次出渔之后回到基隆,要在当地建起一座海王庙。

忽然只听老六的破锣嗓子沙哑的一声喊:“老大,前面好像有船!”

有船?疤子脸立即警觉起来,按照约定这一片海域是官府明文包给自己的,为此自己的船行每天至少要向官府缴纳50万元的税额,这里怎么会有船呢?莫非是前来抢渔的民船?

他拿起单筒望远镜来,仔细一看,登时就惊呆了!前面盘踞的根本不是什么抢渔的民船,而是军舰!

疤子脸倒吸一口凉气,这里怎么会有军舰,如果是中国军舰执行任务的话,事先应该会得到官府禁止出渔的公告……他再次拿起望远镜一看,这次全明白了,那几艘军舰的舰旗全部都是日本的膏药旗,是日本人!

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清晨,一支由五艘渔船组成的中国渔船队,从台湾省基隆渔港出发,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台湾东北部的一个海岛——鸟港。

鸟港位于钓鱼岛东北的黄尾屿,陡岩峭壁,屹立于海中,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每年4-5月间,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黄昆屿的天空。海鸟在黄尾屿产卵,数量极为惊人,登岸捡拾鸟蛋者,俯拾即得。海鸟因甚少与人接近,人亦少在此狩猎,故鸟不怕人,捕捉极为容易。这座岛因为鸟多,又称为“鸟岛”。

鸟港除鸟多外,还有丰富的海产。这里的龙虾特别肥大,最大的甚至有鸭子那么大。岛上另一著名的生物是蜈蚣,它们身长约20-30厘米,有红色、黑色两种,都生长在阴暗的石缝中,在阳光下行走时,闪闪发光。

这支船队的船老大名叫杨建中,当年是专门跑船宰客的水贼,专干这不要钱的买卖,曾在一次激斗中被官军一刀砍在脸上,从左眼到下颌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子,因此后来别人都称他为“疤子脸”,这个名字在台湾海域一带也是个响当当的角色。后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上任以来,大力整治地方治安,当地水贼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都归顺了朝廷,疤子脸一看时运不济,也就打消了做贼的念头,带着手下一百多号弟兄归顺了官府。

正逢当时光绪帝执新政,举全国之力打败了法国和日本列强,台湾府从此得以安定,再加上刘铭传一系列深得民心的举措,使得当地日益繁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疤子脸归顺官府以后,从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干起,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积累了一笔钱,买下一艘渔船专干渔业。时逢官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渔业的政策,疤子脸抓住这个机会,与官府签订了协议,包下了鸟港一带的捕鱼权,又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把捕鱼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眷养了一支船队,原先道上跟随自己的弟兄们纷纷都来投靠。现如今在基隆一带只要一提起疤子脸的“隆昌船行”,人们都要挑起大拇指,赞一声好样的。

此时的疤子脸正立在船头,看着海水涌动的方向,望了一眼桅杆上的旗子,满意的点点头,靠着多年的捕鱼经验,他知道在这个季节,鸟港一带正聚集着大片的鱼群,这一次出渔定会满载而归的。他盘算着这一次狠赚他一笔之后,就找当地政府再协商一下,看看能不能再包下一个海岛,他已经看中了在鸟港南部的那片海礁,根据他的判断和探查,那里的鱼群绝不比鸟港少。

“老六,还有多远就到了?”疤子脸向使舵的老六问道。

“没多远了,大约还有20多海里就能赶上第一波鱼群。”

“好,伙计们,都把家伙准备好了。”曾经多年的水匪生涯,让疤子脸至今说出话来还像是要打劫的样子,靠着直觉判断,他认为今天在鸟港一带不仅有大片鱼群,而且搞不好还会捕到一条大鱼,鱼越大越值钱,这基本上已经成了行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