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187章 挣扎

五代十国往事 第187章 挣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说,如果跟平头布衣比起来,柳璨还可以装名门之后,也可以腆胸迭肚地坐在圈椅里,摇着扇子,煞有介事地谈天说地、普度众生,嬉笑怒骂间不经意地秀一下自己的家世,凡尔赛一把。

但与前三位比起来,他就瞬间哑声,默默无闻小屌丝。

有一说一,柳璨的个人学识还是值得肯定的,他家境贫寒,却博学强记,为中华文化留下了“燃叶照书”的成语典故。

据记载,柳璨“少孤贫”,但“好学”,白天砍柴采薪,贴补家用,晚上就烧树叶照明,读书写字,他的“燃叶照书”可与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同日而语。也许是因他后来的名声太臭,毕竟是与崔胤一起名列奸臣传的,所以“燃叶照书”也就受此牵连,不宜成为激励祖国花朵的励志典范,不见诸教材。

勤奋刻苦终于带来了回报,光化年间,进士登第,从此步入仕途,被中书舍人颜荛看中,得到提拔。

独孤损,熟悉唐朝历史的,应该知道“独孤”这个姓氏意味着什么,用昭宗自己的话说,“儒林挺秀,卿族腾芳”,历事三朝懿宗、僖宗、昭宗,是个值得信任的同志。

崔远,非崔胤族人,崔胤是清河崔氏,崔远是博陵崔氏第二房。父亲崔淡,吏部侍郎祖父崔玙,兵部侍郎曾祖崔颋,少府监高祖崔懿。曾祖崔颋生子八人,八人皆达官,被誉为“崔氏八龙”,其中崔珙在武宗朝任宰相。崔远文采秀丽,相貌英俊,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人送外号“钉座梨”,意思是“席上之珍”,是美称。

以上三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名门望族、才学渊博、忠心耿耿。

平心而论,柳璨也不差。

柳璨,父亲柳仲遵,祖父柳公器,曾祖柳子华,都没有什么可大力吹捧的,然而他的曾祖有位亲弟弟,也就是他叔曾祖柳子温,柳子温有两个特别出名的儿子,全是着名的大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其中柳公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开创了“柳体”。热爱书法的朋友一定会对柳公绰、柳公权这俩名字如雷贯耳。

柳璨的文学功底深,史学功底更是扎实。在编修国史的工作中,柳璨大胆地叫板权威,指出了刘子玄编撰史通中的不妥之处,并将其整理成十卷,另成新书柳氏释史,搁了今天,就得叫“柳璨品史通”或“柳璨讲史通”。

刘子玄,唐初史学家,修撰了唐书实录,并参与了武则天实录的修撰工作,但由于某种“你懂得”的原因,没有被主编采纳,否定他的这位主编叫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于是,刘子玄愤而编撰了着名的史通。

刘子玄去世后,唐玄宗拜读了他的史通,大加赞赏,先追赠他汲郡太守,又追赠他工部尚书,赠谥号“文”。

他的哥哥刘知柔同样是着名学者,大儒,他的六个儿子也都是知名学者,或在朝廷任职,或在地方做节度使,而且都有着作流传于世他的孙子做过宰相。“代传儒学之业”。

严格论起来,柳公绰、柳公权是柳璨的再从伯祖父,跟“三从叔曾祖”李煴有一拼。好歹沾点边儿吧,所以史书上介绍柳璨时,也是从柳公绰入手:

“柳璨……祖公器,仆射公绰之再从弟也。”旧唐书

“柳璨……公绰族孙也。”新唐书

旧唐书还提一句他的亲爷爷,叫柳公器,然后补充说明柳公器是柳公绰的堂弟新唐书一如既往地不客气,直接说柳璨是柳公绰孙子辈儿的人,“族孙也”,反正不是亲孙子,连是再从孙子还是三从、四从孙子都懒得介绍,知道他是孙子就行。

柳公绰的亲孙子柳璧、柳玭也就是柳璨的三从兄弟们,甚至都不愿承认跟柳璨是一家人,很反感这门蹭热度的远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