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致富从1978开始 > 245 老乡

245 老乡(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堂堂的丝绸大国,现在竟然比不上日本韩国,说起来让人心痛啊!”方铿最后叹气道。

卫向东默然。

不仅仅是在香江,包括欧美,中国的丝绸照样面临同样的窘地,大部分企业都沦落为给对方贴牌生产,赚可怜的一点利润。

“卫先生,你们宁宣地区从古至今也是桑蚕之地,现在那里桑蚕养殖怎么样?”方铿关心问道。

“现在发展势头很好,我们村还成立了桑茧农场和缫丝厂。”卫向东就把卫曹村基本情况说了一边,对方听说村里还有个年产将近700吨生丝厂,颇为惊讶。

“哦?刚才听卫先生是内地人,没想到还是皖省宁宣地区的?距离我们歙县挺近。”

“是的,我家在宁宣地区南坪县,我还去过歙县呢。”

“哎.....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去了苏省,对歙县的记忆不深,我家就在徽州古城,那里有徽州府衙、南谯楼.....经常和小伙伴去玩,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中年男人问道。

“在呢,现在整个徽州古城都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被保护起来,欢迎方先生带家人去故地重游。”卫向东笑着回答。

“有机会一定要回去看看。”中年男人感慨道。

这个规模已经算是大型缫丝企业了!

他们不是生产方便面吗?怎么又搞了缫丝厂?

紧接着中年男人介绍他叫方铿,是肇丰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听是针织行业,卫向东立刻把话题往针织丝绸行业方面问,很虚心问起香江地区丝绸业发展情况,内地生产的丝绸在香江销路如何。

听了卫向东问这个问题,方铿叹了口气:“今非昔比啊......没落啦。”

原来,在八十年代以前,香江丝绸市场基本都是内地企业的天下,占90%以上。

但是进入八十年代之后,日本、韩国包括中国台湾的生产商异军突起,纷纷进去香江,而内地生产的丝绸产品因为花色品种和质量问题,所占份额急剧下降,到现在已经不足30%!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