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春秋不当王 > 第170章 治乱之道

第170章 治乱之道(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再者,晋文公之于晋,管仲之余齐,便似然之于郑,难道令尹不担心有朝一日然叛楚归郑,使郑成为楚之劲敌么?伍大夫所言,用意虽好,不过还是尚有不足啊。乱世之治,乃当以‘仁义’为先,才人多寡绝非首要也。”

“李然虽非君子,但亦知食君之俸,奉君之事,又岂能因令尹一番招揽便随令尹而去?倘如当真如此,然又岂非小人?既为小人,又岂能事令尹左右?如此,难道不是玷污了令尹清誉?”

有些事,站在不同的角度解读,便有着不一样的道理。

李然的这一番话,可是实实在在的打了伍举一个响亮的耳光。

乱世当中,若无仁义,才学便只是足以伤人的利刃,而非造福于民的重器。

归服?”

伍举言罢,目光如炬,神色一时冷峻。

对于李然刚才所言,他之所以这么大反应,其实也是因为当年他伍举也曾有过叛楚归晋之嫌疑的,若非当年蔡公子归生向时任楚国令尹的屈建劝谏说情,只怕他此时早已是成了晋国的大夫了。

而他说这话的目的,其实也就是在告诉王子围,对于他国人才,不但要用,而且还应该要加以重用,如此方能彰显楚国大国之气象,为日后称霸天下打下一个坚实的人才基础。

当然,这话里话外,也是透着一股讽刺意味的。讽刺李然只知追求个人清誉,而不知天下时势变幻。一昧的固执保守,而不知天命所在。

这一点,李然明白,伍举也明白,此间唯一不太明白的,恐怕便只有王子围了。

王子围在一旁听着,自是十分的受用。

他当然知道李然口舌之利,也自知论口才,自己绝不是李然的对手,但伍举的这一番话也算是将李然给怼了回去。虽说怼得有些牵强,但好歹也是一种说法。

于是,他好整以暇的看着李然,等候着李然的答复。

而此时的李然,脸上却是笑意渐起,眉宇间泛着淡淡的不以为意。

“重耳流亡,归国而兴,管仲奔鲁,归齐而霸,这些人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世间奇人啊,然何德何能?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