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资源大亨 > 第九百一十九章 背后一刀

第九百一十九章 背后一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斯捷帕申点了点头道:“好吧,你不愿意去伏尔加汽车厂当个第三股东,我可以理解。那么可不可以帮伏尔加汽车厂一个小忙?”

“秦川三星汽车集团公司当个托还是没有问题的。”方明远立即接口道。斯捷帕申无语地看着方明远,这一位这回倒是答应地真是痛快

斯捷帕申事务繁多,方明远自然是不可能长时间留在白宫,可是就在他告辞离开,斯捷帕申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外告别的时候,斯捷帕申轻声地对方明远道:“贵国国内似乎有意与我们联合共同研发大飞机,以打破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的垄断。”

斯捷帕申无语地摇了摇头,他不信方明远不知道伏尔加汽车厂在这两年不但减产裁员降薪、还停产再复产、复产再停产多次,汽车的产销量都下滑了近半,今年的上半年就亏损了近二百亿卢布,令俄罗斯政府在年初时提供的二百五十亿卢布的资金支持消耗了大半。下半年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伏尔加汽车厂努力地减少亏损,但是再亏个一百多亿卢布,也是稀松平常。这令斯捷帕申为首的俄罗斯政府对此是头痛不已。几百亿卢布对于俄罗斯来说,虽然算不上多么庞大的金额,但是国内如今诸多的企业都是嗷嗷待哺,年初时向伏尔加汽车厂提供了二百五十亿卢布的资金支持,就不知道引来了多少的批评,结果呢,伏尔加汽车厂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如果说政府继续向伏尔加汽车厂输血,先不说这些钱能不能让伏尔加汽车厂走回正轨,国内的其他企业也肯定是不干的,他还想总理任期结束后再竞选总统,有些事情做起来就必须要考虑周全。可是如果说坐视不管的话,伏尔加汽车厂要是一旦沦落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先不说俄罗斯汽车工业的这面旗帜倒下会有什么样的麻烦,伏尔加汽车厂,以及为它配套生产的那些工厂的数以十万计的员工,怎么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要是闹出来什么罢工、游行,政府的这张老脸肯定是啪啪的。

左右为难下,伏尔加汽车厂也只能是希望能够实行债转股,但是以银行为首的债主们对此却是严词拒绝,谁都看得出来,伏尔加汽车厂不经过大的改革,不可能涅槃重生,而如今又是在经济危机期间,不管谁接手这些股份,都注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难以看到利润,甚至还可能因为伏尔加汽车厂的亏损损失更多的利益。这种没有好处却损失可能巨大的事情,即便是可以讨好政府官员,也没有人愿意去做的。

债转股也走不通,伏尔加汽车厂也就余下了出售股份这一条路了……

“伏尔加汽车厂的母公司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这一次打算转让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目前已经有雷诺日产联盟对收购这一部分股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斯捷帕申道,“但是我们不想将这些股份卖给他们。”

不用斯捷帕申解释,方明远立时就明白了俄罗斯人为什么不想将这些股份卖给雷诺日产联盟,因为雷诺日产联盟已经持有伏尔加汽车厂约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如果说再得到了这一批股份,持股比例就会超过百分之五十,从而达成控股伏尔加汽车厂的目地。这也就标志着俄罗斯汽车工业的象征和旗帜,将会倒下而如果说将这些股份卖给“第三人”,那么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将仍然会是伏尔加汽车厂的大股东,虽然说它的地位已经不稳,没有了控股权。

可是……收购伏尔加汽车厂,方明远之前可是从没正经八百地想过这个问题。麻生香月倒是曾经问过他对伏尔加汽车厂有没有兴趣,被他拒绝了。在他看来,收购伏尔加汽车厂,固然是可以得到它的熟练工人和厂房、生产线、品牌,但是这些东西对于如今的秦川三星汽车集团公司来说,有多大用?而且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在伏尔加汽车厂的股东里,恐怕要排到第三去,花那么多的钱,只为了一个第三大股东,在方明远看来很不值当。

要是伏尔加汽车厂有像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或者说阿塞洛克基集团公司、微软公司在业内的地位,当个第三大股东,也就罢了,但是为了一家在国际汽车产业中可以说排不上号的企业……只要日后还要为伏尔加汽车厂的经营和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雷诺日产联盟再勾心斗角,方明远真的是提不起多少兴趣给俄罗斯人擦屁股。

“总理阁下,不瞒您说,我方家目前可供灵活调动的资金已经不多了,如果说不是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我们是不会轻易动用的。”方明远双手摊开无奈地道,“加入伏尔加汽车厂,当个第三大股东,对于我方家的汽车产业发展来说,意义并不大。而且,近两三年,我方家在俄罗斯的投入也是相当可观了,国内已经有批评我方家在经济危机期间,将宝贵的资金不投在国内却投在国外的声音……人言可畏啊”

斯捷帕申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曾经是前苏联汽车工业的骄傲的伏尔加汽车厂,如今居然沦落到了想把股份卖出去还要被人挑三拣四的地步,实在是莫大的讽刺。但是,他又不能够强压方明远,正如方明远所说的,近两三年里,方家在俄罗斯境内也一直是在不断地收购企业,虽然说有借着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打劫的嫌疑,但是毕竟比让那些厂子、企业破产清算了事要好。方家看不上一个话语权不强的第三大股东,也并不是多么令人意外的事情,毕竟以方家的实力,独力建厂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难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