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世界1620 > 第十一章 政治生态

第十一章 政治生态(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不乐观!”刘云突然重重地一掌拍在了餐桌上,露出严肃的表情,“我们好不容易打下的底子,万一被他们全翻过来怎么办?”

“那也要看我们这个底子,是不是他们认可的、心甘情愿的。否则,10年不翻,20年呢,30年呢……打造本地政治生态圈,完成新老交替,完成政策和制度的长期有效性,也必然有循序渐进和诱导的过程,那个到现在都‘只能看不能摸’的公民权限制制度,从一开始就做了布局,刘老和总统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的。”李想撇了眼突然情绪波动的好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除非我们长命百岁。”

“陌生人,必然被排斥;朋友,可以分享我们的利益;家人,可以守护我们的利益;自己人,则可以分享我们的权力……”

就在气氛陷入紧张的时候,苏子宁突然在座位上嘀咕了一句,一屋子的年轻人都微微一愣。

“一个移民国家要长期健康发展,必然要形成稳固的本地化社会,甚至这本身就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否则结果就是崩溃。但一旦本地化社会演进持续深入加强,那我们这寥寥数百人以及我们的后代,就不是选择他人的主导角色,而是等待别人‘选择’的对象了。任何高估穿越众本身作用和历史地位的封闭性想法,其实都是一种自我灭亡的思想。”

“包子图几次说过同样一句话,从没有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会为了未来200年后的利益去牺牲或耽搁未来20年的利益。”李想似乎理解了一些,表情有点难看,“其实只要不耽搁未来20年,想远点不是更好吗?我们拥有历史认知优势,就可以想得更远,做得更好。”

“更远?更好?如果真是这样,那前途无量了。但事实是,我们只是不由自主地想要去统治全球,解放亚洲,拯救某个王朝,从而搭上我们自己,搭上其他人。想得更远吗?未必,恐怕只是一种执念而已。我如此,严晓松如此,你们都如此。”

“为了我们的理想,我们在全力以赴地推进这个新生国家朝着本地化社会演进,但本地化社会是个什么结果?将有越来越多的本地化社会诉求和我们的执念完全相反!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后世这片大陆盛行的孤立主义崛起,不是历史的变异和偶然,更不是当时上千万美国佬的集体失态,而是客观的地缘因素决定的。”

“然后,这个国家从此就是‘我们几百人’和‘其他人’的剥离对立局面。现在,我们可以用政策和宣传来绑架这些‘其他人’的,但我们能绑架多久?几十年?上百年?或者说,我们的继承者能完全明白我们的游戏规则、绑架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苏子宁说完,微微叹气。

“我和严晓松以前一度认为华裔国民的数量是我们安全的保障,后来才发现这完全是一种想当然。我们想创造一个理想的国度,但我们本质上又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如果再加上人为制造的利益垄断或政治隔绝制度,会让我们的后代终有一天要么灭于欧裔国民,要么灭于华裔国民,本质上这两条路没有任何区别。我想在座的各位,没人会觉得自己的子孙被一群花费巨大精力弄来的华裔给灭掉也是一种欣慰吧?我有随时挂掉的觉悟,但我没有这么伟大的情怀。我只想让我的后代能远离我的恶习,回归一个全新而繁盛的现代华夏文明社会,而不是特立独行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和淘汰品。”

“政治生态也必然会朝着本地化演进,大量本地化的社会诉求就会和我们的想法发生冲突。一旦有冲突,就必须有包容、前瞻、预判与妥协机制来处理。”刘云微微点头,算是彻底明白了这场“没有主题”的国会大会所指向的方向。

“刘老和总统,在考虑国家普选了!”李想也终于明白了一切,神情居然有点激动。

“我看不会太急,明年是换届年,但以目前的执政构成和内外政策来看,不会变动太大,但选举法和宪法的基调会正式确定。非‘我们自己’的政治参与制度,应该会在下两届后出现,也就是说,还要过上几年。”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霍谦,也皱着眉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直在国营进出口集团担任外贸总监的青年,比几年前更加成熟了。

按照霍谦的理解,连续四届的“穿越者垄断式民主”后,从1638年开始,这个国家就会有17世纪的本地国民陆续进入政治生态圈。到那时,所有的国家政策都要经过这些17世纪的“本地人”的参与推敲,也许才是这个国家能否千秋万代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