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上长城 > 390反攻之舍得

390反攻之舍得(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海抗军的战术筹划是一个整体方案,为了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在侧翼战场上,海抗军也有一整套作战方案。

在唐港的侧翼战场上,前一阶段一战成名的山地营营长佘劲松现在已经升职,成为一名中校团长。现在佘劲松带领四千兵力,正在缅甸中部的广大山区向曰军反攻。

不过,反攻的主力其实并不是海抗军,而是锡兰各族组成了“炮灰兵”。而佘劲松只是指挥这些部队,海抗军官兵在这支部队中充当教官和指挥员。

成立才一两个月的军队有战斗力吗?要知道,在山区和海抗军对抗的可是曰军的一个读力混成旅团,六千多兵力。虽然不是什么曰军的野战编制,却也算得上正规军。

绵羊带领的狮子或许没有战斗力,但是狮子带领的绵羊们也是有战斗力的。在佘劲松的指挥下,锡兰这些杂牌到不能杂牌的军队,真的有战斗力的。

达到诱敌深入,迅速歼灭曰军有生力量的目标并不容易,为了达到目的,海抗军可是在许多细节上动了不少脑筋的。.

理想化的考虑锡兰战局,海抗军有两种最期待的结果;

第一,阻止曰军继续增援,按部就班以最少的损失消灭曰军力量。但明显不切合实际,海抗军没有主力舰艇,无法阻止曰军增援。即便是已经完成最后舾装的印度洋号航母到达大唐岛,也不一定有绝对把握完成阻敌增援的任务。鬼子在中途岛海战之后,虚弱许多,但是曰本海军力量仍然不是海抗军一艘航母所能相抗的。

第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锡兰曰军,断了曰军增援的念头。但是,多番推演之下这一点仍然不切实。数万平方公里的锡兰岛,已经算是有了战略纵深。海抗军想凭借一万七千兵力,击败曰军三万多部队,已经相当困难。要想在曰军一个增援周期内消灭鬼子,几乎没有可能。

正是基于这两条考虑,那么海抗军就不得不选一种次优的战术。

古有“以战促和”的战略。李广所要做的就是打疼敌人,让曰军在锡兰付出惨重代价,如果还有更大的期望的话,那就是能够占领亭可马里,使得曰军增援难度加大。使得曰军觉得占领锡兰的代价太高,再辅助以强大的军力展示让曰军知难而退。

不过小鬼子是不是真的有头脑,能算出这笔账的盈亏,根据鬼子一贯的表现,李广还真的是没有把握。

现在海抗军要做的就是打疼曰军,消灭曰军在锡兰的有生力量。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考虑能不能在曰军的一个增援周期内占领亭可马里,或者曰军会不会知难而退,都是奢望。

但是这样一来,就和当初李广与袁晔总理商量的应对策略完全不同了。当初李广和袁晔本打算示敌以弱,让曰军的全部精力转向太平洋中部和美军死磕。

战争,哪能事实尽如人意。小小海唐即便是在世界战争中抢占了一个不错的位置,但是距离玩弄英美两国与股掌之上的能力还差的太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