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第六十二章 峣关之战

第六十二章 峣关之战(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峣关守将氏李,名成,乃是陇西郡李氏一族。他的父亲李瑶乃陇西郡郡守,爵位狄道侯。他的兄长李信自幼熟读兵法,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一次单独领兵就战死三川。

在李信死后,也许是希望兄业弟承,原本不被宗族看重的李成逐步被推到了峣关守将的位置,用父亲李瑶的话来说,峣关是秦国的南大门,等秦国有朝一日崛起,肯定是要从峣关南下攻打武关的。无论是为了李氏一族的荣誉还是为了给李信报仇,李成都需要作为嫡长子做一个表率!

肩负着这样的重任和血海深仇,李成注定了不能向韩国投降!即使肯放下内心的骄傲投降,想一想在咸阳名义是受国家的照料,实际是作为人质的妻儿,李成也不敢投降!

生死早已被置之度外,面对十万韩军,李成如今唯一剩下的念头就是哪怕整个峣关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自己也不能让峣关失守!兄长李信战死沙场,导致数万秦国精锐覆灭,秦王是看在陇西李氏一族过去对大秦的贡献饶了李氏一族一次,自己这一次镇守的峣关身后就是蓝田,蓝田距离咸阳可不过百余里的距离,秦王不会允许自己出任何一点点微小的错误!自己战死是小,连累了咸阳的家人就是百死莫赎了!

三天后,韩军眼见秦军没有投降的意思,知道秦军不面对巨大的压力,是不会抛弃属于军人的荣耀的,于是攻城了!

此时的峣关有些人心惶惶,变幻莫测的局势实在让老秦人觉得匪夷所思。明明前不久武安君率领十五万秦军大败韩军,攻占了大半个河东郡,韩国也在四国百万大军的围攻下,难以招架!但不过是过了两个月,怎么匈奴人、韩国大军一前一后突然打过来了?!

听说匈奴有二十万大军,韩军的人数就更多了,兵分四路,多达三十万!两方的兵力加起来,足足五十万,比秦国的举国之兵都要多!更要命的是,秦国在河东有十万大军正在和韩军鏖战,轻易抽调不出来,以区区不到二十万的兵力防守潼关、峣关、子午关、安平关和漆县,秦国人觉得鸭梨山大。

在攻克了商县后,十万韩军花了半日就抵达峣关城下,从峣关城头往东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韩军的旗帜,早晚的时候,韩军营寨升起的炊烟无穷无尽;到了夜里,无数的火把更是让峣关守军有些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或许是韩军长途跋涉而来,没有携带大量的攻城器械。所以在最开始的两天,韩军没有发动一场攻势!但这已经不影响峣关守将将求援的急报一封封传到咸阳!尚未开战,但秦军的头上已经埋上了一层阴影。面对五十万匈奴、韩国大军,己方可以挺的过去吗?!

峣关守军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是因为韩军的攻心战。虽然韩军没有强攻峣关,但却利用一**去掉了箭镞的箭矢往峣关城内送去了了大量的“情报”。情报有真有假。譬如匈奴发兵三十万,二十万攻打漆县,包围咸阳;十万攻打上郡,包抄武安君的退路。齐、赵联军在东郡中伏,廉颇战死沙场,后胜率兵投降!楚国被巴蜀两郡的十万韩军攻克郢都,楚王被俘,楚国迁都寿春!燕国发兵三十万,攻占了代郡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息!

隆隆的战鼓在这片略显狭窄的山谷中回荡,韩军利用山谷两侧的高峰作为据点,架设了投石机,堪堪可以够到城头上站立的秦军。虽然冲锋的韩军如同麦子一般被秦军的箭雨一**射倒,但很快,当韩军投石机开始发威的时候。秦军就笑不出来了。仅仅一刻钟,原本在城头上矗立的两千秦军就死伤殆尽!其死状恐怖,惨不忍睹,后续接应的秦军虽然也是百战精锐,但面对这样的人间地狱,不少秦军都是直接把早饭吐了出来!

为了取得秦军哪怕一半的信任。“情报”中煞有介事地解释,为何韩国可以在这么紧张的时刻,抽调出三十万大军攻打秦国,还不是因为齐、赵、楚三国大败之后自身难保吗?!为何武安君迟迟没有回师咸阳,还不是因为被匈奴包抄了后路,又击败不了河东的韩国大军?!

利用秦国这些年因为损兵折将、丢城失地而不得不加重赋税,“情报”里严厉指责了秦国的不仁不义和暴政!同时宣扬了韩国的仁义。只要关中的百姓肯支持韩国,韩国愿意减免关中三年的赋税。各种完善的补贴和赔偿,较之秦国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表达的意思无非一个。在秦国的治下,关中百姓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苦,在韩国的治下,关中的幸福指数将暴涨!

末了,是韩国数量最多的劝降信,有谁可以开关迎接韩军入城的。无论是士卒还是军官,全都封侯,除咸阳外,可挑选任何一座城邑作为封地!有谁愿意充当内应的,也一律封侯。赏赐良田千亩,世袭罔替!

虽然秦军中识字的极少,但总归也是有的。这样的纸条实在太过蛊惑人心,峣关守将在震惊韩国赏赐丰厚的同时,赶忙命人收缴、销毁所有的纸条,同时下令,有人私下议论战局者,有人保留纸条者,无论官职高低,全部杀无赦!举报有功者,官升一级!

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虽然这暂时制止了城内的混乱,但峣关守将何尝不知道,如果不证实这些纸条都是妄言,如果不打几场胜仗,坚定一下大军胜利的决心,大军还能剩下几成斗志实在难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