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第三章 将计就计

第三章 将计就计(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将周围的亲卫屏退后,秦王望着见到自己后激动地热泪盈眶的白起、王翦也曾生出不忍之情,但秦王很快克制了自己的情绪,因为他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三人的君臣之份只能到此为止了。出尔反尔、戏弄韩王会是什么下场,没有人愿意去知道。

秦王先是拉着白起的手,慨叹道:“武安君从军已经四十年了吧!”

“启禀王上,臣十六岁从军。如今刚好五十六,却是整整四十年了!”白起显然也很是动情。

秦王点了点头,道:“武安君二十八岁的时候,因攻升迁左庶长,乃是我大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的左庶长。二十九岁的时候,大破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俘虏公孙喜,升为国尉。是为我秦国对山东六国最大的胜利。安邑以东,皆归我大秦,武安君功莫大焉!三十岁的时候。伐魏,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升为大良造。三十一岁,败楚。三十六岁,败赵。如果这些年不是秦国为了防止山东各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武安君的功劳将更大!四十二岁。领兵伐楚,攻克鄢、邓五座繁华的城邑。四十三岁。大败数十万楚国大军,攻克郢都。焚烧夷陵,楚王仓皇逃窜,避难于陈,于是秦国遂具有巫郡、黔中。若论武安君之功,天下没有任何一人敢与你相提并论!四十八岁的时候,三晋结盟,武安君奉命伐之,可惜义渠为乱关中,武安君为救关中,不得已败走,却灭绝了义渠的社稷,功劳仍为第一。其后,有攻占太原、雁门之功,可惜为公子市叛乱所毁。有大胜燕、齐、赵二十万联军之功,有全取河东之功,这些,寡人都铭记于心!”

白起俯首长揖道:“臣不过是遵照先王和王上的旨意,赖士卒效死,不敢居功自傲!”

韩王依然摇头。咸阳乃是秦国旧都,如果让秦国再次得到咸阳,哪怕是韩国主动割让的,秦国也会因此士气大振,并不符合韩国的利益。

秦王顿时没话可说了,除了这两个选择,秦王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干脆直接向韩王问道:“那按照韩王的意思,该当如何?”

韩王伸出两个手指,道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韩国割让平阳给秦国,另一个就是秦国可以得到韩国的友谊。韩王保证,十年之内,绝不主动攻打秦国!

秦王顿时就犹豫了,这两个,平阳是看得着摸得着的利益,韩国的友谊则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汾水以西,韩国只有平阳一座城邑,但却下辖方圆近百里的土地,只要秦王轻轻点头,秦国就可以在太原扎下一颗钉子,以后经略太原郡也就有了前进基地。

至于韩国的友谊,韩国以信义著称,如果韩国真的可以十年不主动攻打秦国,于秦国而言绝对是天赐良机!足够秦国恢复元气!如何做选择,真的是很令人纠结,秦王多么希望,韩王可以既把平阳送给自己,又可以保证十年内不攻伐自己,但秦王也知道,两者不可得兼!

秦王却是摆了摆手,说道:“功过自在人心,寡人了然于胸!若论功劳,秦国没有一个胜过你的!只是可惜,秦国日薄西山,将军怕是要埋没了!”

最终,秦王选择了平阳,选择了前者,不仅因为切切实实的利益看得见摸得着,也因为秦王相信,只要自己以后不去招惹韩国,依靠这次弥兵之会的影响力,三五年内,秦国不会遇到什么战事!秦王甚至打赌,韩国巴不得自己充当韩国的马前卒,去削弱赵国呢!

韩王、赵王于是约定,将白起、王翦贬为庶人,送给韩国效力,韩国则是付出汾水以西的百里土地!就在白起、王翦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韩王、秦王谈笑间定下了两人的命运,这不能不说是臣子的一种悲哀!

心情大好的韩王趁势提出,在临行前,秦王可以召见太子异人共述父子之情,同时以国君的身份最后一次召见白起、王翦二人,秦王应允。

半个时辰后,五千韩军、五千秦军开始陆陆续续地登上韩国的舟船,太子异人携白起、王翦二人前来觐见秦王。韩王带人识趣地走远了一些,给君臣四人留下足够的空间相处。

和异人盘桓的时间很短,毕竟,说到感情,异人不过是秦王为太子时过继而来的。秦王只是嘱咐异人凡事小心,以国事为重,谨言慎行后就命人把异人送回了城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