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境遇何其殊,斯人在囧途上

第一百五十三章 境遇何其殊,斯人在囧途上(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赵旻感动至极。

还是老丈人疼老子啊!

另1个老丈人伏完也叹道:“此事不可使文先专美于前,老夫亦愿支持卫将军!”

荀彧苦笑作揖:“既如此,某亦当为凉州略尽绵薄之力也。卫将军,若5年后凉州难兴,你便需尽力辅佐天子,抗衡河北及各地诸侯。”

赵旻明白,这些人还是不看好凉州,但只要他们愿出资出力,自己便可加快凉州发展的脚步。

彼时东瀛平清盛幕府、南洋诸小国,给弱宋贡献了不知多少贸易顺差。

这虽然都是活生生的现成案例,奈何赵旻不能说。

赵旻之憋屈,可想而知。

在赵旻看来,在陇南之地建丝绸、蜀锦工坊,在其余之地建瓷器、造纸等等工坊大量制造各类手工品…

其后,再通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将货物卖到西域诸国、贵霜、安息甚至大秦国(罗马帝国),这沿途的贸易额及毛利…

这就好比,1加1本来等于2,这些土著不但误以为等于3,而且还试图对手握正确答案的赵旻“纠偏”…

所以,他们这是主动让赵旻打脸。

综上,赵旻为了加快打这些土著们脸的节奏,决定照搬西夏的成功案例,沿用李继迁、李德明和嵬名元昊祖孙3人的策略。

5代末北宋初时,定难军(西夏前身,治靖边)周边的形势,比汉末凉州复杂十倍。

李继迁、李德明父子能做到的事,赵旻自然也能做到。

怎1个香字了得!

憋屈至极的赵旻最后只能道:“5年后,若凉州仍难兴、且庠序之教难有成果,旻便迁民入关中,留兵卒屯田。”

杨彪受赵旻那首诗感染,此刻又见爱婿涨红了脸,便发出1声长叹。

“阿旻,你尽管建工坊,老夫便是舍出半幅家产,亦当全力助你!

然则,5年内若凉州难兴,你便需暂舍凉州,尽全力兴盛中原百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