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 第八百零七章 什么是假腹豆 (第一更)

第八百零七章 什么是假腹豆 (第一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话说远了。

言归正传,文物修复师等级考核的第二部分,自然是实际操作。

当然,这一部分不可能让前来参加考核的修复师现场修复一件残损的青铜器。要知道,不管是古陶瓷、古书画还是青铜器,每一个类别的残损文物,真正要修复起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搞定的。

如果这件文物残损得严重一点,水平不怎么够的修复师真要修复起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修复得完的。

青铜器的纹饰,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

商代前期,青铜器一般是光素无纹;而到了商代中期,青铜器的纹饰只有一层,即平花;西周晚期时,青铜器的纹饰主要以环带纹、鳞纹和瓦纹为主;而战国晚期到汉代这段时间,青铜器器身上大多是素面。

除了纹饰之外,还有一种是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铭文,又被称作“金文”、“钟鼎文”。青铜器的铭文也同样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

比如说,商代前期的青铜器大多数都没有铭文;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都是铸字;战国时期的铭文大多是刻字,内容则以记载做器工名、器物的所有者以及使用地点等为主。

还有一种铭文,是“后刻字”,也就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一直到了汉代才刻字,另外一种就是,将青铜器上原有的铭文磨掉后再刻上铭文。

以青铜器器身上的纹饰和铭文,来大致判定器物的年代,是青铜器资深级以上修复师必须掌握的。

每一个类别的文物,实际上涉及到知识并不只是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形态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也就要求了文物修复师必须博学,否则的话,连一件文物的基本情况都说不清楚,别人怎么可能相信你能将它修复好?

就好比华夏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的那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它出土时剑身弯曲成近似九十度,如果文物修复师不懂历史,不知道这件青铜剑文物,实际上涉及到当时的一种葬俗叫“毁器葬”,没准就直接将弯曲的青铜剑给掰直了。

这要是真掰直了,这件西周青铜剑本身所附带的文物信息,就完全被破坏殆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