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 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修复报酬 (更新完毕)

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修复报酬 (更新完毕)(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内页上,还盖有“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琳琅”等十多枚钤印。

向南这边还在小心地翻看着,坐在对面的汉斯先生开口笑道:

“向先生,这是一函六册天禄琳琅宋版首部著录乾隆御题《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存卷首、卷十至十五,也是我前几年在拍卖会上拍下来的,可惜,我虽然对汉文化有所了解,但对于古文确实不怎么理解,如今想一想,还是将它交到向先生手里比较合适一点。”

天禄琳琅宋版首部著录乾隆御题《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存卷首、卷十至十五,这一函六册古籍也是价值不菲,向南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前两年在京城举行的春季拍卖会上,它拍出了高达3047.5万元的价格。

过了没一会儿,安德里亚斯手里捧着一只暗红色的古董盒走了出来,然后轻轻地放在向南面前的桌案上。

看到向南盯着那只古董盒在看,坐在斜对面的卢卡斯笑着说道:“向先生放心,这件华夏文物,保准你满意!”

“是吗?我先看看再说吧。”

向南也笑了笑,他伸手将那只古董盒移到面前来,然后轻轻打开盖子,盒子里装的是几册装帧精美的古籍,封面上竖着用楷书写着一行字“昌黎先生集”。

“这是……”

向南浑身一震,深吸了一口气,伸出手来小心翼翼地托起一册来,将它放在桌案之上,然后仔细鉴赏起来。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豫省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向南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手中的这册古籍,这册古籍属于清宫旧装,织锦书衣,黄绫包角,黄绫书签,书内的纸张呈金黄色,是一种黄麻纸,正文用毛笔楷体字书写,字体端正,笔酣墨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