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霸主 > 157庞大的工业遗产

157庞大的工业遗产(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1000辆的产能,除了底盘和火炮产量要一点功夫之外,剩下的零件钢板,找几个小工就能搞定了。

这才开始生产一个月,并且还没有扩大生产线,产量就已经达到每月200辆了,更何况克虏伯还奉命建设了一个更大的生产线。

也正因为如此,当李乐提出了每个月1000辆的生产标准的时候,克虏伯才没有大吃一惊——因为他自己也计算过,如果加班加点,两个月后把产能扩大到每个月700辆甚至800辆都不是不可能。

在工业体系全面动员之前,德国军工生产一直都有这样的毛病,上级要求生产100辆,能交工80辆也就算不错了。

有了挪威铁矿石的足额供应,这个时候还没有盟军那铺天盖地的轰炸,提高产量是很简单的事情。

他说完了自己的演讲,盯着克虏伯,开口说回了自己的话题道:“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生产线,是尽可能增强前线部队反坦克能力的重要工程,你……要尽全力,去做”

“是我的元首我明白了”克虏伯也不是第一次做亏本的生意了,之前他从国防军那里拿了一大堆的米福券,也就回收了成本而已。

当然,他也确实没有亏钱,甚至还在账面上盈利了无数。至少元首和他身后的集团,并没有亏待他这个合作的商人。

现在的克虏伯很悔恨,因为一时间的犹豫,他错过了瓜分利比亚油田的盛宴。

这让他非常的不安,害怕自己被排除在第三帝国的核心权力圈之外。现在元首给了他一个再站队的机会,直觉告诉克虏伯这一次必须要站对了立场。

更何况,追猎者除了火炮还有底盘以及瞄准镜之外,真的没有半点技术含量。

因为宽松的设计要求,甚至某块不重要的钢板焊接歪了一些也不影响使用……

鉴于利比亚油田的利润已经可以看到,所以克虏伯这一次选择站在李乐身边,支持他哪怕多出一些血也在所不惜

“不论如何,要把追猎者的产量,提高到月产量到1000辆的级别上”李乐又补充了一句。

他的这个要求,按照之前的标准来说,已经非常巨大了要知道纵观二战5年,德国生产最多的3号突击炮,也只有1万多的产量。

说白了一年也就2000辆而已,李乐一下子要求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达到3号突击炮5倍的产量,已经不能用增产来形容了。

当然了,克虏伯是见识过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生产工艺的,那完全就是在“凑合”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