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霸主 > 694铁路兵

694铁路兵(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且枕木本身也有问题,是较为松软的松木,而不是更结实更适合铁路铺设的木材。

欧洲,或者说德国标准的铁路钢轨的质量标准是接近五十千克每米,但是苏联的苏联的是三十八千克每米……

德国铁路每公里轨枕密度是正正好好的1600根,结果苏联铺设铁轨的时候,硬是把数量缩减到了1440根。

这还不包括,德国人固定铁轨用螺丝加垫圈,苏联人直接使用一次性钉入的长钉。

看看现在的抗日神剧,炮弹口径不同,用锉刀锉两下炮弹就能使用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比起前线战斗着的士兵,铁路工程兵之前的关系,有点儿类似于驻外的施工工程队。

他们更像是同事,而不是战友的关系。毕竟他们每天都是在一起工作,而不是冒险在一起战斗。

“俄国人撤退的时候,一直都在破坏。他们撤退几十公里,就要炸毁一段铁路,阻止我军利用铁路线追击。”同事把钢缆挂在了一根铁轨上面,开口回答道。

他们的卡车是一种特殊施工卡车,轮子非常多,而且车体也非常长。

卡车载重充足,可以一次运输很多很多根铁轨,用来修复损毁的铁路。

现实的情况是,看上去完全一样的铁轨体系,实际上从建造到使用,几乎没有一个环节是通用的……

德国开发这类特种车辆非常的娴熟,他们本身就在二战之中开发出了各式各样功能古怪的车辆。

甚至德国战败的时候,撤退摧毁铁路的工程车辆,都实现了机械化这么蛋疼的事情都做了,研究一些铺设铁路的车辆,也就不奇怪了。

有了这些工程车辆,铺设铁路的速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加上部队有战俘配合,修复铁路的速度非常快。

如果是在李乐穿越之前,发动苏德战争的时候,德国人仅仅知道苏联铁路是宽轨铁路而已。

等先头部队攻入苏联后才发现苏联铁路依然还是一战时的水平:除了哈尔科夫到莫斯科之间的铁路之外,绝大部分铁路都建筑在松软的沙土路基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