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3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3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村里把女孩儿当牛马使唤的大有人在。他们可以对孩子不好,但孩子不能不报恩。

可如果她不是李玉芬亲生的,而是李玉芬得了人家的钱,结果却待她不好,嫉妒心会让大家都说李玉芬的坏话,舆论导向偏向她这一边。

不管怎么样,原主都是在李家长大的。盛景可以不认李玉芬那一家子,但李家的养育之恩却不能不报,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不过是逢年过节送点礼花点小钱,盛景不会让这件事成为自己品德上的黑点,功成名就后被别人攻讦。她需要村里一边倒的舆论。

“我过来是跟您说一声,一会儿我要进城去。我舅舅、舅妈回来劳烦您跟他们说一声,中午别煮我的饭了。”她道。

钱老太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来,朝外面张望了一下。

回到座位上她拍了盛景的胳膊一下:“这话以后可不能说了。”

盛景点点头,又小声道:“这话我也就是跟您才这么说。我知道您对我好。”

钱老太有四个儿子,个个高高大大,家境相比之下宽裕一些。钱老太又是厚道善心的,看原主可怜,时不时会给点吃的,原主小时候才没被饿死。

平日里,如果李家人打骂原主,钱老太也会出面护着。在原主心里,钱老太比李老太更可亲。

“进城啊?你要去做什么?”

“我采了点药,进城去卖。另外我想看看能不能打听到李玉芬住在哪儿,也能搞明白她为什么要接我回城。”

“你不知道她的地址,就这么去找?”钱老太诧异道。

盛景苦笑:“他们防我跟防贼似的。有什么话,都是李玉芬跟我外婆和舅舅单独说,把我支开。”

这么一说,钱老太越发深信盛景的那个猜测了。

不过钱老太有个缺点,那就是心里藏不住事儿,俗称大嘴巴。她家劳力多,她从五十岁起就不下地了,时常去大槐树下跟那些六七十岁不上工的老头儿、老太太聊天。这天一聊,李家的大小事只需一天功夫就会被全村人知道。

原主在村里“小可怜”形象的树立,钱老太功不可没。

这会儿钱老太叮嘱盛景别往外说,可她一会儿去聊天的时候肯定忍不住,要跟别人偷偷说,还会叮嘱别人“别往外说”。

李玉芬回来接盛景去城里,结果被拒绝了。在这个哪家鸡多生了一个蛋都要议论上半天的小村子里,可谓是大新闻。再加上这份身世猜测,大家不议论个十天半个月才怪。

李玉芬如果是亲妈,再不管女儿,甚至虐待女儿,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盛景对此有怨言,反而是大不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