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中国异闻录 > 中国异闻录 第22节

中国异闻录 第22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多了两个人!

韩立讲到这里的时候,表情非常奇怪。月饼忽然问道:“是不是谁也不知道多了哪两个人,但确实多了两个人?”我一时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韩立很讶异地点头肯定。

馆内只有八个人,可是却总觉得是十个人,这种感觉很奇怪。他们用了所有手段找多出来的那两个人,却一无所获。就在这时,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卷空白竹简上突然出现神秘图案。八族代表虽然智慧过人,掌握各种异术,却参不透其中含义。直到卜族通过先天演算,推出图案为神秘喻示,暗藏一样东西,地点正是传说中老子修道成仙的昆仑山!

他们认为结合各族之力建造的图书馆融会贯通了《道德经》里的奥秘,想到多出来两个人,认为是与老子和尹喜建立了某种联系。竹简的喻示,是两人通过图书馆传递的信息。

各派终于醒悟,不再争执正统偏门,潜心参悟《道德经》真正的含义。战国时期八个门派脱颖而出,分别是“灵、幻、卜、魇、医、文、武、蛊”,又称为“八族”。

文族最杰出的人物提出一个想法,仅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能衍生八族,可见内容博大精深。如果各族能放弃门户之争相互交流,是否可以参透全书的意义?

倡议一出,八族派出代表齐聚古城,讨论了三天三夜也没个结果。

听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一次文化思想大交流,没想到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交流也不是没有任何结果,各族发现有个观点惊人的相似——流传世间的《道德经》其实只有半部!

这一段韩立讲得很复杂,换成现在的概念就是《道德经》是电脑设计图纸,按照图纸建造的图书馆相当于电脑,空白书本出现的各种任务是电子邮件,指引异徒行者的行动。

各族研究《道德经》,观点虽然不同,目的却相同——得道成仙。

八族得出这个结论自然兴奋不已,召集各族精英奔赴昆仑山。一年后,只回来灵、蛊两族各一人。无人知晓他们在昆仑山发生了什么,经过这件事情,各族元气大伤流落民间,倾巢出动的魇族甚至因此灭亡。

灵、蛊两人成了最初的异徒行者,按照神秘喻示执行任务。

异徒行者的选定和接受任务的细节,韩立并不知道,这也是他执念的由来。历代异徒行者候选人的喻示,或多或少都和八族后人有关联,唯独没有出现过武族。

当年尹喜读了《道德经》全文,深知如果让世人知晓,必然会颠覆千年认知,连夜重写《道德经》,把最重要的语句删减,携带原本随老子西行而去。在“老子出关”的传说中本来就有尹喜带走下半部的典故,各族经过推敲分析,更确定传言不虚。

韩立继续讲述——

通过此次讨论,各族彼此亲近了许多。当时群雄割据,连年战乱,文族代表提议建立图书馆保护各族资料,避免消失在战火中。各族犹豫不决,毕竟有些资料事关最高机密,一旦泄露将直接影响本族生死存亡。可是文族代表说得合情合理,各族所在国家如果毁灭,起码文化还能保存流传。

这就是最初的图书馆。

八族把本族书籍放入这间囊括了当时最玄奥的阵法、幻术、机关、风水、五行的图书馆,在建成封馆之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