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明不南渡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像个傻子一样

第三百九十八章 像个傻子一样(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酸腐的思想下,大臣们都认为,这个政策对于大明的统治实在不利,在戕害者国体。

这也是为什么朱慈这种奏效的抓胡令,在以往是不可能被提出来,并且执行的主要原因。

“第二是蒙古人的问题,大量的蒙古人被抓到北京,如何去安置?”

“这个的话。”范景文抢着说道。“圣上已经把一部分蒙古精壮交给了老臣了,送到忠烈祠的工地上用作劳力,说起来,那些蒙古人还真有力气,拿着鞭子抽,吃半个人的饭可以出两个人的活。”

这似乎也并不奇怪,许多和蒙古人交过手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一点,就是蒙古人的个人体质要比汉人强许多。

“边关问题是解决了,但大明真的能永远消停了么?这抓胡令,虽是好计,只是……”陈良谟欲言又止。

“陈通司想说靡费过多吧,之前倪元璐倪尚书也提过,不过圣上似乎并不在意。”是的,抓胡令的前提就是有足够的银子来支撑。

或许大明以前有人想到此计,但以内阁那种**的态度,不考虑缺德,考虑花钱太多,也不可能通过。

“并不只是银子的问题。”陈良谟摇了摇头。“人的问题。”

陈亮谟说道。“一是汉人的问题,而是蒙古人的问题。”

那些训练有素的蒙古人,可以不吃不喝,只含着马蹄血,连续奔袭十天以上,还能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长城以南,乃是我大明疆域,民多则国强,乃是上理。”

“这抓胡令一出,边关又不设防,汉人出关,百姓流失,岂不是有损社稷?”

陈良谟这么一说,似乎也挺有道理,自古以来,统治者们都尽可能的想把自己的臣民都锁在国土之内。

毕竟,出了国,既不用交粮,也不用纳税,纳税人少了,那绝对不是统治阶级乐于看到的。

如今抓胡令,虽然遏止了蒙古进边的趋势,但带来的就是大量的官民迈出国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