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综神话]宝莲在手,二哥我有 > 58|49.5.0|治水

58|49.5.0|治水(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开明是古蜀国曾经的国号,以此国号为帝的第一人是鳖灵,也就是杨戬。

李冰的直截了当让杨婵不由起了兴趣:“哦?那依太守所见,该如何修建沟渠?”

“废除开明开凿的引水口,把引水口上移至灌县玉垒山处,”顿了顿,见杨戬和杨婵微微点头,若有所思,李冰从怀里掏出画了地形地势的布帛,边在图上指着边继续道,“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网。我的想法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这一带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所以,这道工程主要有两个部分,进水口、分水堤。”

“太守稍等。”杨婵起身去里屋将水上水下的地势图取出,铺在桌子上,“依太守所言,进水口是要建在玉垒山的位置?”

“这图……”见到这么一张全而细致的图,李冰大喜道,“我就知道,我这一趟绝不会白走一趟。”

结拜之后,梅山六友称杨戬一声“二爷”,杨戬分别喊梅山兄弟“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

梅山的沟渠很快在梅山六友和草头神的努力之下凿通,如今,唯有灌县一带的河道尚未打通。

“主人,有个叫李冰的人说是来拜访你和三姐的。”

听到哮天犬的通报,杨婵有些意外。秦惠文王九年的时候,秦国吞并蜀国。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不久之后,一个名叫李冰的人便取代张若任蜀守。

蜀地非涝即旱,既是“泽国”,也是“赤盆”,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的情况,张若在任之时也有所了解,但却并无心治水。李冰到任之时,恰值洪水泛滥期,他亲眼看到了这一带的严重灾情:岷江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因为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在这里,所以灌县一带的河床被抬高,加剧水患;灌县城西南面,玉垒山虽已开挖了河道,但夏秋洪水季节时,仍常造成东旱西涝。

杨戬:“如果太守需要,这图,便赠与太守了。”

“这……”李冰心中甚是想要,毕竟,有了这张图,对整个治水工程的规划有极大的帮助,但他也知道,画这张图,一定耗了不少功夫,就这么收下,他有些不好意思。

“李太守。”让哮天犬将李冰迎进屋,杨戬道,“李太守造访杨府,杨戬兄妹二人甚感荣幸。”

“二郎真君,”李冰直奔主题,“李冰打听这杨府所在,可是耗了一番功夫啊!实不相瞒,贸然来访,是有事想请真君兄妹二人帮忙。”

“哦?”杨婵为李冰倒了杯茶,“李太守看来花了不少功夫打听?”

算起来,杨戬与杨婵已经在蜀地有将近八百年的时间,他们将住处安在岷江上游位置,一是想图个清静,最开始的时候,杜宇不停派人打扰,兄妹二人实在是不胜其扰;二来,若是江水泛滥,两人可以早些知道。蜀地百姓中,的确有关于他们兄妹二人的传说,但要找到杨府,看起来,李冰的确是花了不少功夫。

“为了治水,花再多功夫也值得。”李冰对一路找来的辛劳并无抱怨,“我曾听老人说过,当初洪水来犯,是二位帮众人搬家,也是二位用法力撑住水势,让百姓撤离,以减少伤亡。我勘察过梅山、玉垒山等的河道,我以为,开明所凿的一些沟渠,尤其是引水渠,并不合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