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西路军 > 第三章 北上与西进的争论下

第三章 北上与西进的争论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丙)因此,中央认为四方面军仍宜依照朱、张、陈九月十八日之部署,迅从通渭、陇西线北上,不过半月左右即可到达靖远、海原地域,从靖远渡河;一方面军跟即渡河或合力先取宁夏,或分途并取宁夏、甘西,二方面军仍在外翼制敌,则万无一失。一方面军目前一面确占界石铺,一面立即出四团以上通过隆、静线,直迫秦安、天水,使胡敌不敢动作,以便四方面军十分安全的北上,务请顾及整个局势,采纳此方针……”

可能是考虑到前期电报对张国焘等人思想带来的影响,毛、周、彭在致朱、张、徐、陈的电报中又专门提及

“……

(乙)李毅与我益加接近,杨虎城亦与我们实行停战,李、白有代表来求订抗日协定,华北宋哲元、傅作义、韩复柒均接洽中,马步芳亦有妥协线索,惟马鸿逵坚决反动,我应集力消灭。

(丙)宁夏人员百二十万以上,在西北为最富,与陕甘苏区连成一片,得之老苏区易于巩固,与凉州、永登接壤可向甘西发展,与绥远交界便于东进抗日,实政治、军事、经济、国内、国际之主要一环,万祈决策北进,共图大业。”

㈤应当估计须首先求得战斗胜利和先机,占据有利地位,国际帮助才能获得。

㈥因此,先机占领甘北是目前最重要一环,可接通外蒙和新疆得到国际帮助,并可接应一、二方面军占领宁夏地区。”

……

在陈昌浩的回忆录里面,他提到这是当时张国焘的真实想法。“这时他的观点,的确估计东进之没有出路,只有向洮河及之偏僻地区,黄河以西退却,达到西宁、甘北接通远方,再图发展。”

前面我们也曾经提过,张国焘在他的《我的回忆》中,也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这封电报,是要告诉朱、张、徐、陈,目前的主要敌人,应是宁夏的马鸿逵,而且宁夏经济条件较好,战略位置重要,目前,应当先攻宁夏。

经中共中央的耐心说服和命令,朱德和红二、四方面军领导人的抵制和斗争,加之黄河对岸大雪封山,渡河计划难以执行,张国焘不得不放弃西进计划,部署北上工作。

196年9月7日,朱德、张国焘致电中共中央并二方面军领导人: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张国焘怕会合后遭到清算。在岷州会议上,张国焘曾说:“我是不行了,到陕北准备坐监狱,开除党籍,四方面军的事情,中央会交给昌浩搞的。”

张国焘提到的“应当估计须首先求得战斗胜利和先机,占据有利地位,国际帮助才能获得。”也是对中共和国际关系的清醒认识。

9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再次致电朱、张、徐、陈:

……

“(乙)中央认为:我一、四两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合则宁夏、甘西均可占领,完成国际所示任务;分则两处均难占领,有事实上不能达到任务之危险。一、四方面军合力北进,则二方面军可在外翼制敌;一、四两方面军分开,二方面军北上,则外翼无力,将使三个方面军均处于偏狭地区。敌凭黄河封锁,将来发展困难,且胡敌因西兰路断怕我攻击,又怕东北军不可靠,不敢向隆德、静宁,拟向天水靠近王均。如四方面军西渡,彼将以毛军先行,胡军随后,先堵击青、兰线,次堵击凉、兰线,尔后敌处中心,我处偏地,会合将不可能,有一着不慎,全局皆非之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