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88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第88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砸了吧,用不着这个东西了。”左念微撇了1眼治隆唐宋碑,然后平淡的说了1句。

这块碑是康麻子立的,1个鞑虏之君对“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明太祖4意品评,不可谓不讽刺。

“到时候这个地方重新立碑,就把我今天的祭文刻下来立在这里!”左念微看着几个士兵手持铁锤,将这块治隆唐宋碑砸碎,接着从文宣司的手中接过祭文。

这份祭文是左念微自己写的,至于说原文嘛,那当然是孙中山的《祭明太祖之陵寝文》。

反正他也没机会来这里搞祭奠了,左念微就暂代1下吧,再说了,左念微那也不是全抄,不也改了1半了么?

而其他省份则各有不同,多则数千,少则上百,且均非正规军,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

2月2日,东南发布了《敦促清帝退位书》,敦促光绪皇帝退位,1时间国内舆论纷乱,康有为等人纷纷前往江宁,劝说左孝威不要太急躁,要按照禅让程序走。

然而,这些人根本没想到,东南压根就没打算搞君主立宪,而是直接准备迈向共和。

3月18日,东南发布《告中华人民书》,宣告东南加入起义,为实现国家振兴而起义,随后,北洋舰队7艘岸防舰、炮舰驶入天津,驻守塘沽的6军开始了调整,建立阵地,为后续军队的登6做好准备。

同时,东南巡阅府通电全球,宣布正式更国号为中华共和国,改江宁为南京,暂定为首都,废除青龙旗,以共和红旗作为临时国旗,旗帜红底,上书“共和”2个金字,史称“中华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拉开了“庚子革命”的序幕。

东南6海军更名中华共和6、海军,各军军旗改为“铁血共和”旗。

当天下午,左念微代表东南巡阅府,率各部主官前往钟山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

左念微身骑1匹高头大马,至下马坊旁,左念微翻身下马,在警卫员的簇拥下,大步向着孝陵走去。

左念微通过神道、牌楼,1路来到孝陵正前方。

明孝陵正前方树立着1块石碑,上书4个大字——“治隆唐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