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99章:土地三板斧,为了工业第一斧

第99章:土地三板斧,为了工业第一斧(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于这种情况,中央自然也做好了准备,由左念微提出的基层治理体系就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了。

由原东南日报改组而来的《共和日报》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对这两项法案的解读。

而基层的干部就将这些内容以口口传播的方式传递下去,逐步使得百姓了解情况,团结百姓,对抗乡绅。

这1过程虽然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同时,左孝威还在国会上进行演讲,严厉指出:“移民实边和土地赎买是国策,事关国家安全与中华复兴,不容置疑,凡是有严重对抗行为者均可视作国家和人民的敌人,应当立即予以铲除……”

为了获取更多的移民和工业人口,左孝威连续签署了两份法案——《移民实边土地法案》和《土地赎买法案》

前者主要内容是从苏浙皖、晋冀鲁豫、鄂湘等人口稠密、人地矛盾严重的地方向东北和西北迁移人口。

迁移至东北和西北的民众只需要支付十分低廉的价格就可以获得35亩的土地,并享有免税5年的优待。

对于迁移过程中的花费,由政府报销90%,并且,政府还会给予其无息贷款,以供其旅费、土地费用和种子农具,3年之后开始偿还贷款。

唯1的要求是,其需要服从当地生产兵团的统1管理。

这1政策对于那些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来说,无疑是1项活命的善政。

而后1项法案是为了将大量的贫农和佃农从旧的土地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增强其购买力,为工商业发展扫清道路。

从效果来说,土改明显更为有效,但土改本身是1件难度极高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导致国内政局的大动荡,这在沙俄的战争威胁面前是不可接受的,在战争面前,国内1切要以稳定为首要目标。

并且,这两个政策其实是相互配合的,共同削弱乡绅在中国政治社会中的地位。

而乡绅们也不傻,很快就察觉到了问题所在,在各地66续续的都出现了乡绅鼓动百姓冲击政府的事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