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76章 神上使张宝

第276章 神上使张宝(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太平道就不用说了,五斗米道的创教始祖张陵(即张道陵),被教众尊为张天师。

五斗米教,顾名思义入教只需要供奉五斗米。

此时,张天师早已亡故,按道家的说法叫驾鹤西去,教派由大弟子张脩领导。

张脩对巴人的巫术是十分熟悉,并用以传道,其传道方法和张角有些相近,都是用符水治病。

除此之外,其它的众多道观更是五花八门。有的道士仰慕山川之秀

黄袍道人看着底下发生的一起,心中暗喜,他与张曼成演的这出苦肉计,屡试不爽,每次都颇有成效。

众人不知道地是,他乃是张角地弟弟张宝,这次奉大贤良师的命令,带着张角的两名弟子张曼成和马元义,一起到甘陵国传道。

起初他们虽有符水这等利器,但传道并不顺利。

因为这两年疫病频发,朝廷不时会派使者熬煮药剂,救济百姓。

各地的世家大族,或许是为了名声,有时也会便请名医开展义诊。

美,在风景秀丽处修建道观。也有在河流入湖口的大树旁修建道观的,渔民们认为大树是自己的保护神,让他们在茫茫大湖中打渔的船舶能找到回家的路。还有背靠河堤的大石旁修建道观的,因为在某一年闹洪水时,大石挡住了洪水,免于决堤百姓被淹。

这众多的道观对朝廷是无害的,甚至对百姓是有益的。起码让他们拥有某种精神寄托,朝廷完全没有必要干涉。

因此,各地的百姓差不多都有自己信奉的道观。

这就令张宝等人地传道颇为不顺利。

前文说过,东汉朝廷对道教地发展是听之任之,甚至还有鼓励的成分。

大汉境内,规模宏大的道观,比比皆是。像终南山楼观台,南阳的玄妙观,洛阳的濯龙观等等,这些道观在时下非常知名,但寻常百姓很难进去,更别说信奉了。

因此便有了太平道的出现,还有蜀中的五斗米道。

这两个教派都是入教简单,广泛吸纳贫苦百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