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上长城 > 464 商人

464 商人(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次子养好伤之后。再上战场,于海抗军占领威克岛的战斗中牺牲。

唯一的小儿子也参了军,现在海唐军两栖团当兵。

“老黄家为抗战,一门出三丁”。这是没有文采,书法极烂的李广为老黄牛家写的半副对联。至于下半幅对联,李广那点文采真的写不出来,只有等袁总理回来后填上了。

虽然对联很烂,但是却是李广真心的敬佩。而且这可是李广第一次题词。字虽差,多少人还求不来呢。

不过,老黄家真正撑起这个种牛场的,其实不是老黄,而是他的三个儿媳妇。

相对于繁忙庞杂的工作,李广最喜欢的是陪着一双儿女玩耍,看着他们童真的笑颜,听着他们奶声奶气的童音,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李广自觉几周来,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学有所成,和孩子由疏离而亲密。

这一天,李广带了两个孩子去视察种牛场。说起这个种牛场,虽是私人经营的小企业,但是股份方面政府占了九成。

这样的股本结构和管理模式在海唐国不少见。民间资金匮乏,没有能力开建一个哪怕是小企业。而政府却不可能把经济管理具体到一个十多人的小企业。

而国民经济中,大工业固然重要,某些小行业也是必不可少。因此,本着发展经济的原则,政府和商人们搞出一个又一个的灵活合作,创建了不少小企业。

黄家的三个媳妇,同出一家,都姓诸葛。或许是诸葛亮的后人,真的是聪明贤惠。

当初。李广曾经指点老黄,牛的人工受精。三个女人们不好出面,却在后面听得仔仔细细。

李广可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他只是知道人工受精的概念,大致的指点了几句。但是,就凭这短短的几句话,三个女人竟然摸索出了一套方法。

最近,奶牛和黄牛的人工受精取得了初步成功,已经有十几头母牛怀孕。更令人欣喜的是,已经顺利出生了一头小牛。

这种企业,政府方面一般的来说在创业初期提供部分资金或者其他方面的帮助。而经营管理统统的交给了商人们,政府只用监督账目即可。而随着制度的完善,廉政公署逐渐开始运行,也可以避免某些损公肥私的行为和贪污腐败的发生。

种牛场场长绰号老黄牛,祖籍南阳。他本人姓黄,乃是一个养牲口的老把式。在国内时,家境富裕,据说最好的年景家里养有上百头牛。但是,抗战爆发,一个好端端的富裕家庭,立刻分崩离析。

老黄牛牛养的多,儿女也不少,有三子二女。

国破家亡之际。两个儿子入伍参军,进入了徐战的部队。不久走上战场。眨眼间长子阵亡,次子受伤。

再后来,次子因为受伤,被辗转送到了海唐。此时家园已毁于战火,老伴去世。于是全家也随着次子到了锡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